为不断满足省行政中心内广大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用餐需求和美好期望,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中心以就餐需求为导向,瞄准“供需精准对接”,将上级对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和“我为机关干部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供需对接、优化服务产品、提升服务品质,着力满足广大干部职工品质就餐新期待。
一、基本做法
一是开展书面征询。发放供餐服务保障调查表,并对收回的512份问卷109条意见建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充分了解把握机关干部对于菜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流程数字化等实际需求。二是组织实地走访。班子成员带队实地走访了省行政中心内集中就餐的54家单位,系统征集近年来对于供餐服务的意见、建议及期待,同时成立“膳食委员会”,邀请各厅局代表参加,成为我中心与广大干部职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三是开设反馈栏目。智慧食堂小程序中开设“服务之声”反馈栏目,通过主任信箱和留言板常态化征集意见建议。主题教育期间现已征集33条反馈信息,并及时将问题和需求清单转化为服务保障的履职清单,持续强化办实事长效机制、深化民呼我为暖心服务。四是开展专题研讨。针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召开支委会、专题研讨会,并召集14个部门负责人逐条进行措施对策研讨,采取“销号式”落实机制,确保将广大干部职工对于品质就餐的需求和期待牢牢放在心中、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二、主要成效
一是优化供餐模式。现省行政中心三个大餐厅已全面实现传统快餐改自选供餐模式,广受好评;二号院小型配送厨房已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大卤味等热门品类的制作量,并通过集中制作、配送的方式,助力实现标准化、精细化供餐;目前正着手提供“吃好”选择,拟将一食堂一楼自选餐厅改成自助餐厅,提高供餐标准,供应特色优质菜品,为机关干部提供多样化需求。二是丰富供餐品种。建立并完善菜品数据库,通过对原材料、配料及做法等对菜品进行归纳和整理,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科学排菜能力;根据就餐者口味及营养需求,进行一菜多做,如针对爱辣人群和三高人群,开设“特需窗口”,提供粗粮、川湘辣味菜品及少油少盐菜肴,不断加强个性化服务;线上预订品种新增各地市优质农副产品、并通过引进“味美浙江”、“百县千碗”等特色菜品,不断丰富菜肴品种,提高菜肴品质。三是深化数字变革。拓展一卡通消费场景,目前已打通“浙里好管家”生活服务板块理发、加油、洗衣、洗车、家政、健身、汽车保养、口腔护理等服务项目共计20余家商户的消费结算;推进一卡通跨区支付云平台建设,逐步打通省内各级机关食堂餐卡系统,实现食堂就餐及其他餐卡服务的互联互通,做到一卡通用,费用清分清算,满足全省各地机关干部职工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着力打造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机关事务经济生态圈。
三、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中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是服务机关,服务保障是主责主业,餐管中心作为局服务广大机关干部的窗口和前哨,其服务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中心要时刻以“管家式”的服务理念,想机关干部之所想、之未想、之将想,努力做到精准精细、常做常新,确保我们“干的事”精准对接机关干部“盼的事”,切实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