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机关事务运行保障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后勤建设研究
——以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例

发布日期: 2022- 08- 25 16: 12 信息来源: 中国机关后勤 浏览次数:

数字机关事务治理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机关运行保障数字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形势,精准锚定目标,积极探索路径,构建机关事务治理新格局,实现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


理论探讨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含义在于运用数字技术改变政府的结构、功能、工作流程、服务提供的方式以及文化,再造政府履行职能和治理模式。从信息技术在机关事务工作中的应用来看,机关事务数字化的核心要义在于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机关运作模式、传统政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机关事务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数据共享驱动业务流程再造和跨部门业务协同运行,构建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以改革创新思维系统打造整体化、协同化、数字化的机关事务管理。其中,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的网络化协作,是指在不改变政府传统职能部门专业分工的现实情况下,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以数据共享为基础,构建业务协同机制。数字化业务流程再造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组织战略、操作运营流程以及支撑系统的优化和重组,进而提高服务满意度和组织绩效。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协同,是在信息资源共享和数字化业务协同基础上的线上和线下政府有机互动和深度融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智慧后勤是将政府管理与服务保障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机关事务治理模式。其实质是利用新兴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智慧、高效、便捷的体验服务,解决传统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范围广、系统复杂、难度大、数据多、信息沟通不畅、证件繁多、精准服务不够、监督管理不强、平台互动不足等系列问题。相比于传统实体政府,智慧后勤在主体、职能和运行层面存在明显不同。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智慧后勤涵盖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他们既是智慧后勤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智慧后勤建设的服务对象。从职能的角度来看,智慧后勤建设以面向社会公众(或组织)服务为目的,通过各类智慧应用系统,如智慧安防系统、会议系统、餐饮系统和门禁系统等对机关事务核心任务进行管理、服务。从运行的角度来看,智慧后勤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智能系统,接收信息、分析识别、传输信息、反馈信息,并与各主体交互协作。依托于不同种类的通信方式,将分散在人员个体、组织部门及政府机关所占据的数据集中并建立联系,突破信息壁垒、时空限制,达到信息的联通、整合。

现状评价与建设成效

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历年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数据共享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近年来,管理局信息化建设紧紧抓住了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资源优势,着眼服务保障资源均衡配置,落实重点工程和保障设施设备建设,完善服务保障基础布局,推动全市机关后勤服务保障资源跨行政区域共享。“十三五”期间,管理局在原有信息化系统建设基础上,对标市委市政府“基本建成‘一网通办’工作体系,基本建成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精准服务、科学管理的智慧政府”总体要求,通过开展智慧后勤建设,将信息化建设提升为机关事务创新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数据共享、信息共通和业务共融上取得新突破。

夯实保障基础,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持续完善。近年来,管理局聚焦顶层设计,完善管理制度。目前,智慧后勤1+3+N总体构架已初步建成,提供一站式服务,突出政务管理、行政办公、品牌建设三大功能,各业务条线全面开花,在数据共享、信息共通、业务共融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管理、服务和保障各项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十三五”时期,管理局制定了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和保密工作管理办法,强化网络安全监管,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分工。同时,制定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网络运维应急演练,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处置突发网络事件的能力。

串接数据孤岛,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完成办公用房系统、智慧国资系统、公务用车系统改造,对以上资产的生命周期信息等进行综合管理,使之在管理深度、管理广度、系统功能和系统承载能力上能够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其中,市级房产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对市级机关房屋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辅助决策。公务用车网络管理车辆和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了对公务用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卫星定位系统有效杜绝了违规配备专车、公车私用、公车资源浪费等现象,降低了党政机关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加强智慧国资系统公物仓功能的建设,推进国有资产集约化管理。通过在智慧国资系统中集成公物仓的功能,对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实行统一回收,纳入公务仓管理后统一处置,建立健全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能。盘活零散办公用房、土地、干部住房、设施设备、公务用车等各类存量资源,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二是完成行政审批系统、督察督办系统改造,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分别在不同环节完成,各部门之间分工、权责更加清晰。管理局“一网通办”行政审核系统为服务对象提供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审批、 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登记审批、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审批、公务用车新增更新审批、办公用房大中修及专项维修计划审核、办公用房规模审核、公务员住房补贴对象和补贴金额审核等行政审核的录入服务,监督部门对行政审核的受理过程和结果全程线上监督。三是完成了机关餐饮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系统建设。通过使用餐饮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系统,餐饮公司能及时了解食材价格,并同步对供应商和库存食材进行管理,保证采购的食材干净、新鲜和价格合理,从而有效保障市级集中办公点工作人员的就餐安全。

规范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能力有效提升。近年来,管理局积极践行“综合数据一网通”平台建设。2018年,建设了“综合数据一网通”平台,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全市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公共机构能源分项计量系统4个核心业务系统集成到管理局大数据平台,通过6个数据库,从3个维度提供数据整合。从全市整体角度,囊括了122家市级机关的数据;从楼宇角度,根据不同的办公场所定位提供分析数据;从单位角度,分别统计各个市级机关相关业务使用情况。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防范采购廉政风险。针对机关事务非集中采购业务需求,专门研制了18类合同和21个标准文本,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力度,降低寻租风险。完成智慧机管局一网通办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和政务外网等信息网络资源,多项行政审批工作实现统一的服务界面和统一的服务出口。按照统一部署,完成局门户网站集约化改造。同时,加强了智慧国资系统公物仓功能建设,推进国有资产集约化管理。通过智慧国资系统中集成公物仓的功能,可以对闲置、超标准配置、待处置的资产进行集中有效管理,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研发完善上海后勤App功能,拓展移动前端服务渠道。整合后端业务系统,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生态链,以混合开发模式重新架构App底层,启用白名单机制,实现统一登录功能,优化了交互体验,提升机关干部职工对后勤“掌上服务”的获得感。

提供技术服务,数据共享体系建设规范有序。近年来,管理局进一步规范机关事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提升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标准化水平。一是初步开展数据治理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了《应用开发数据编目技术规范》,并将其他委办局所需数据源同步到市大数据中心。二是编制出台了《“智慧机管局”一网通办平台建设规划 (2018-2020)》《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数据治理方案》《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数据治理管理制度》等数据治理规范文件,描述数据治理相关标准规范和工作方法,促使市机管局依据统一的数据规范标准,以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将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孤立的数据统一汇集,实现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落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三是挖掘数据治理价值,推动业务系统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数据采集规范要求和“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开展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实时校核确认,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四是完善管理平台,统一提供数据服务。开展数据治理,清洗、整合局内部全量数据,梳理业务场景,分层汇聚各类数据,深化数据分析和应用。五是提高系统分析应用能力。按照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的要求,引入第三方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的服务机构,探索数据运营工作机制,形成数据服务生态系统,挖掘体现数据应用价值。

增强责任担当,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近年来,管理局积极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整体提升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编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了市政大厦、浦东300号基础网络平台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工作。落实网络安全法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工作。上线部署“网络安全渗透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网络攻击行为,针对发现的问题,加强终端安全防护,消除网络安全隐患。对部署在电子政务云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网络安全评估,消除发现的漏洞,使局本部和部分局属单位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状况达到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三是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法教育培训。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法学习,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保密安全警示教育,组织学习网络窃密和会议窃听等信息设备保密技术防范措施,参加网络安全检测与应急响应培训,提升网络安全管理及防护能力。四是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按照信息化要求,完成了立体式安防体系建设,为机关智能安防建设打下基础。三个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安防数据实现三地联通,建立起由武警、公安、内保等多支力量共同参与的应对突发事件联动处置平台,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效能,初步形成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位一体”的智能安防管理体系。

问题与建议

纵观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探索,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但是从改革发展形势和要求看,上海机关事务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后勤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主要包括信息化业务协同有待加强、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有待健全、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化技术支撑有待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增强等。

迈入新时代,面对推动机关事务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后勤建设的崭新命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围绕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安全、便捷、高效、智能”为目标导向,以建设节约型机关、推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实现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要求,遵循“技术整合与组织协同、供给与需求双轮驱动、监管与服务并重、业务应用与安全保障同步推进”四项原则,通过健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完善数据共享制度建设,构建数字化转型支撑平台,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升级,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手段,实现智慧后勤系统融合更加协同、数据治理更加高效、事务管理更加智能、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全面推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机关事务运行保障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后勤建设研究 ——以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25 16:12
信息来源:中国机关后勤

数字机关事务治理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机关运行保障数字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形势,精准锚定目标,积极探索路径,构建机关事务治理新格局,实现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


理论探讨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含义在于运用数字技术改变政府的结构、功能、工作流程、服务提供的方式以及文化,再造政府履行职能和治理模式。从信息技术在机关事务工作中的应用来看,机关事务数字化的核心要义在于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机关运作模式、传统政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机关事务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数据共享驱动业务流程再造和跨部门业务协同运行,构建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以改革创新思维系统打造整体化、协同化、数字化的机关事务管理。其中,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的网络化协作,是指在不改变政府传统职能部门专业分工的现实情况下,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以数据共享为基础,构建业务协同机制。数字化业务流程再造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组织战略、操作运营流程以及支撑系统的优化和重组,进而提高服务满意度和组织绩效。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协同,是在信息资源共享和数字化业务协同基础上的线上和线下政府有机互动和深度融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智慧后勤是将政府管理与服务保障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机关事务治理模式。其实质是利用新兴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智慧、高效、便捷的体验服务,解决传统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范围广、系统复杂、难度大、数据多、信息沟通不畅、证件繁多、精准服务不够、监督管理不强、平台互动不足等系列问题。相比于传统实体政府,智慧后勤在主体、职能和运行层面存在明显不同。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智慧后勤涵盖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他们既是智慧后勤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智慧后勤建设的服务对象。从职能的角度来看,智慧后勤建设以面向社会公众(或组织)服务为目的,通过各类智慧应用系统,如智慧安防系统、会议系统、餐饮系统和门禁系统等对机关事务核心任务进行管理、服务。从运行的角度来看,智慧后勤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智能系统,接收信息、分析识别、传输信息、反馈信息,并与各主体交互协作。依托于不同种类的通信方式,将分散在人员个体、组织部门及政府机关所占据的数据集中并建立联系,突破信息壁垒、时空限制,达到信息的联通、整合。

现状评价与建设成效

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历年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数据共享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近年来,管理局信息化建设紧紧抓住了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资源优势,着眼服务保障资源均衡配置,落实重点工程和保障设施设备建设,完善服务保障基础布局,推动全市机关后勤服务保障资源跨行政区域共享。“十三五”期间,管理局在原有信息化系统建设基础上,对标市委市政府“基本建成‘一网通办’工作体系,基本建成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精准服务、科学管理的智慧政府”总体要求,通过开展智慧后勤建设,将信息化建设提升为机关事务创新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数据共享、信息共通和业务共融上取得新突破。

夯实保障基础,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持续完善。近年来,管理局聚焦顶层设计,完善管理制度。目前,智慧后勤1+3+N总体构架已初步建成,提供一站式服务,突出政务管理、行政办公、品牌建设三大功能,各业务条线全面开花,在数据共享、信息共通、业务共融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管理、服务和保障各项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十三五”时期,管理局制定了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和保密工作管理办法,强化网络安全监管,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分工。同时,制定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网络运维应急演练,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处置突发网络事件的能力。

串接数据孤岛,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完成办公用房系统、智慧国资系统、公务用车系统改造,对以上资产的生命周期信息等进行综合管理,使之在管理深度、管理广度、系统功能和系统承载能力上能够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其中,市级房产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对市级机关房屋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辅助决策。公务用车网络管理车辆和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了对公务用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卫星定位系统有效杜绝了违规配备专车、公车私用、公车资源浪费等现象,降低了党政机关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加强智慧国资系统公物仓功能的建设,推进国有资产集约化管理。通过在智慧国资系统中集成公物仓的功能,对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实行统一回收,纳入公务仓管理后统一处置,建立健全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能。盘活零散办公用房、土地、干部住房、设施设备、公务用车等各类存量资源,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二是完成行政审批系统、督察督办系统改造,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分别在不同环节完成,各部门之间分工、权责更加清晰。管理局“一网通办”行政审核系统为服务对象提供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审批、 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登记审批、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审批、公务用车新增更新审批、办公用房大中修及专项维修计划审核、办公用房规模审核、公务员住房补贴对象和补贴金额审核等行政审核的录入服务,监督部门对行政审核的受理过程和结果全程线上监督。三是完成了机关餐饮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系统建设。通过使用餐饮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系统,餐饮公司能及时了解食材价格,并同步对供应商和库存食材进行管理,保证采购的食材干净、新鲜和价格合理,从而有效保障市级集中办公点工作人员的就餐安全。

规范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能力有效提升。近年来,管理局积极践行“综合数据一网通”平台建设。2018年,建设了“综合数据一网通”平台,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全市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公共机构能源分项计量系统4个核心业务系统集成到管理局大数据平台,通过6个数据库,从3个维度提供数据整合。从全市整体角度,囊括了122家市级机关的数据;从楼宇角度,根据不同的办公场所定位提供分析数据;从单位角度,分别统计各个市级机关相关业务使用情况。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防范采购廉政风险。针对机关事务非集中采购业务需求,专门研制了18类合同和21个标准文本,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力度,降低寻租风险。完成智慧机管局一网通办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和政务外网等信息网络资源,多项行政审批工作实现统一的服务界面和统一的服务出口。按照统一部署,完成局门户网站集约化改造。同时,加强了智慧国资系统公物仓功能建设,推进国有资产集约化管理。通过智慧国资系统中集成公物仓的功能,可以对闲置、超标准配置、待处置的资产进行集中有效管理,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研发完善上海后勤App功能,拓展移动前端服务渠道。整合后端业务系统,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生态链,以混合开发模式重新架构App底层,启用白名单机制,实现统一登录功能,优化了交互体验,提升机关干部职工对后勤“掌上服务”的获得感。

提供技术服务,数据共享体系建设规范有序。近年来,管理局进一步规范机关事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提升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标准化水平。一是初步开展数据治理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了《应用开发数据编目技术规范》,并将其他委办局所需数据源同步到市大数据中心。二是编制出台了《“智慧机管局”一网通办平台建设规划 (2018-2020)》《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数据治理方案》《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数据治理管理制度》等数据治理规范文件,描述数据治理相关标准规范和工作方法,促使市机管局依据统一的数据规范标准,以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将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孤立的数据统一汇集,实现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落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三是挖掘数据治理价值,推动业务系统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数据采集规范要求和“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开展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实时校核确认,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四是完善管理平台,统一提供数据服务。开展数据治理,清洗、整合局内部全量数据,梳理业务场景,分层汇聚各类数据,深化数据分析和应用。五是提高系统分析应用能力。按照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的要求,引入第三方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的服务机构,探索数据运营工作机制,形成数据服务生态系统,挖掘体现数据应用价值。

增强责任担当,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近年来,管理局积极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整体提升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编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了市政大厦、浦东300号基础网络平台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工作。落实网络安全法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工作。上线部署“网络安全渗透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网络攻击行为,针对发现的问题,加强终端安全防护,消除网络安全隐患。对部署在电子政务云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网络安全评估,消除发现的漏洞,使局本部和部分局属单位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状况达到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三是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法教育培训。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法学习,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保密安全警示教育,组织学习网络窃密和会议窃听等信息设备保密技术防范措施,参加网络安全检测与应急响应培训,提升网络安全管理及防护能力。四是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按照信息化要求,完成了立体式安防体系建设,为机关智能安防建设打下基础。三个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安防数据实现三地联通,建立起由武警、公安、内保等多支力量共同参与的应对突发事件联动处置平台,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效能,初步形成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位一体”的智能安防管理体系。

问题与建议

纵观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探索,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但是从改革发展形势和要求看,上海机关事务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后勤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主要包括信息化业务协同有待加强、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有待健全、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化技术支撑有待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增强等。

迈入新时代,面对推动机关事务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后勤建设的崭新命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围绕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安全、便捷、高效、智能”为目标导向,以建设节约型机关、推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实现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要求,遵循“技术整合与组织协同、供给与需求双轮驱动、监管与服务并重、业务应用与安全保障同步推进”四项原则,通过健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完善数据共享制度建设,构建数字化转型支撑平台,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升级,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手段,实现智慧后勤系统融合更加协同、数据治理更加高效、事务管理更加智能、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全面推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浙ICP备 1203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