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000002482517J/2015-00013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 ||
生成日期: 2015-03-13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分类: |
公开形式:网站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二〇一四年度工作总结
一、关于2014年全省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回顾
2014年,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服务为根本、经营为支撑、管理为基础、党建为保证的工作方针,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突出保政务,着力提高全系统服务大局的水平。以高度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保障重要会议活动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圆满完成了省、市、县三级全会、省两会等重要会议,以及其他重要政务的保障任务。积极参与省委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十大整改行动,围绕省级单位资产管理问题整改行动,认真开展调研,初步摸清底数,并就办公用房和经营用房统一管理工作分别成立了工作班子、提出了实施意见,为统一管理打好了基础。金华市局在做好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的基础上,将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土地实行产权分类集中、统一运营管理。省局协调各市县局主动投身“五水共治”,将人均用水指标纳入“平安浙江”考核体系,推动全省公共机构加强了节水管理。围绕省委省政府“三改一拆”中心工作,省局会同杭州市西湖区,着力推动省行政中心弥陀寺路流水桥弄地块拆迁改造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同时,加快推进省档案馆新馆、省廉政教育基地等省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突出抓改革,着力激发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的活力。省局围绕12个重点改革项目,把抓部署、抓统筹、抓方案、抓督办等关键环节衔接贯通,以“项目化推进、责任制落实”的方式,跟踪督促问效。目前,有的改革初见成效,有的正在有序推进,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局面。比如,围绕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和车改后保障管理模式开展调研,配合相关部门提出了初步意见;对权力集中的政府采购、公积金管理、工程招投标等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内部流程控制,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各市县局也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改革。宁波市局制定了8项改革清单,有的改革项目还列入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内容。衢州市局加大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积极探索大物业服务管理新体制。舟山市局在新“三定”方案中,明确了机关资产房产管理、资金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等主要工作职能。
第三,突出破难题,着力为各级机关和干部职工高效履职解除后顾之忧。省局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懈“破五难”。在解决办公用房调剂难上,在省行政中心试行办公用房“五统一”管理。在解决就餐环境改善难上,顺利完成二食堂改扩建工程,在增加餐位同时,圆满完成公务接待任务。在解决行政区内停车难上,一手抓省人民大会堂地下两层停车库建设,一手抓弥陀寺路地块地下车库的建设规划,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在解决机关干部住房难上,坚持“两条腿走路”,探索推进以续建专用房、货币化补贴和周转房建设“长短相结合”的机关干部住房保障新路子。在解决干部子女入托难上,新建拱墅和苑幼儿园,开工建设滨江幼儿园,完成北山、武林门幼儿园新一轮改造项目,保教设施更加完善。各市县局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拓展服务新渠道。比如,杭州市局扎实做好市民中心、市政府大楼、市政府综合办公楼等办公场所的维修改善、归并安置和统一调配工作。温州市局加强与保障对象的实时沟通,探索推进“机关后勤管理共同体”建设。台州市局努力打造机关幼教服务品牌。绍兴市局对市级机关60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进行合理调配,提高了使用效率。湖州市局为机关干部提供预约检查、健康咨询等服务。嘉兴市局实施汽车快修服务等七大民生实事工程。丽水市局通过增设停车位、整治停车秩序等举措积极破解停车难。
第四,突出严管理,着力提高机关事务管理规范化水平。一方面,在推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认真贯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了考评办法,连续两年对11个市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以考评引领、促进工作。切实抓好《浙江省实施
第五,突出强党建,着力提升机关事务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机关事务部门的班子、队伍建设,2014年,从外系统交流了2名省管干部充实到省局领导班子,从省局内部提拔产生了3名省管干部, 6个市局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很多市局、县局领导班子也进行了充实。在抓作风问题上,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抓住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四风”问题不反弹。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上,深入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工程,继续开展以服务基层管理局、服务直属单位为主要内容的“双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了“党建大讲堂”和“党建工作千人大调查”活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坚持选配和管理并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省局开展干部队伍动态分析,建立完善了后备干部库、专业技术人才库,着力加强梯队建设。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方面,省局狠抓班子“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巡视巡查工作,已完成对第三个直属单位的巡视巡查工作,探索开展并推动届中审计常态化。特别是在景区高档餐饮经营场所清理整治工作中,省局对涉及的四家企业一抓到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不折不扣完成整治后转型开业,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二、关于扎实做好2015年各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
2015年,全省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服务为根本、经营为支撑、管理为基础、党建为保证的工作方针,坚持一手抓全面深化改革,一手抓法治后勤建设,统筹推进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为全面完成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上述要求,2015年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升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服务保障能力。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按照“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以服务保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美丽浙江、建设美好生活,持续跟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创新驱动等转型升级“组合拳”,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发挥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独特作用,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以高度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地抓好全会、省两会以及其他重要政务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要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原则,充分考虑现实条件、承受能力和社会影响,与各机关、各部门形成合力,稳步提高服务保障公务活动水平。
第二,牢牢抓住机遇,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机关事务管理领域改革。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围绕省局确定的12项改革目标,重点推进以下五个方面改革:一要突出资产统一管理。对机关事业单位房屋土地实行统一管理,前不久,省“两办”已出台了《实施意见》,李强省长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专门作了强调,袁家军常务副省长召开工作会议,作了专题部署,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省行政中心要推动“五统一”管理模式落地,为全省各地行政中心规划管理做出样板。二要突出治理办事机构。根据袁家军常务副省长批示,由省局负责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做好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治理工作,并要在10月底前完成。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对需要保留的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要从严审批、加强监管,对需要撤销的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要抓紧组织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三要突出公务用车改革。根据中央要求,2015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车改革涉及改革公务用车保障方式、合理确定车贴标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公开规范处置公务用车等多项配套政策措施,各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发改等部门衔接,提前做细保障方案、打好工作基础,确保公车改革后机关高效用车。四要突出市场化购买服务。要建立开放的社会服务机制,鼓励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服务项目和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式,引导购买服务工作有序开展。要加强日常管理方式改革调整,强化制度化、刚性化、信息化管理,逐步提升办公用房管理、机关资产管理、经费管理以及会议服务、餐饮服务等保障能力和水平。要运用深化合作、细化标准、优化评估、强化队伍等方式,引导幼儿园保教质量管理方式向科学管理、长效管理、精细服务逐步迈进。五要突出建设节约型机关。要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实施
第三,建设法治后勤,以法治引领和规范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当前,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机关事务依法管理制度。要着力推动地方立法,围绕贯彻实施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加强与政府法治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力争早日出台《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为建设法治后勤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要努力完善制度标准,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理出具体的制修订计划,分步推进统一管理制度标准建设,重点制定好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机关资产配置标准,当前要先行出台机关办公用房统一集中管理的办法和改革后的公务用车保障办法。要规范决策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重要制度文件、重大合同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做好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的日常审核把关,形成明确的工作机制,提高依法服务管理的水平。二是依法规范机关事务管理行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治原则。要依法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决策风险评估制度,重大基建项目、重大经营项目等应当组织进行专家论证,评估社会效果、经济效益和法律风险。要依法推进公共机构节能、住房公积金管理和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步骤,用程序规范工作。要依法落实政务公开,认真梳理依法应当公开的职能权限、实施主体、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服务窗口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内容,以公开促规范,用规范强服务。
第四,强化支撑作用,着力推动后勤经济行稳致远。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牢固树立经营支撑和反哺服务保障的理念,努力做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要不断完善治理结构。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重点要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构,厘清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权限。要把党管干部原则和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要深入推进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反映劳动力市场价位、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绩效紧密挂钩的职工收入正常增减机制。要狠抓创新驱动发展。深刻认识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市场的观念、手段,加大调结构的力度和转型升级的速度,积极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坚持经营理念市场化,特别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依靠行政力量“等米下锅”的传统观念,把着力点放到社会这个更加广阔、更加活跃的市场上来。要坚持从严治企。从计划预算、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等方面加强监管,认真落实好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违反规定的,不仅要处理违纪者本人,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第五,切实转变职能,依法健全完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努力探索解决困扰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问题。当前,重点要处理好“对内、对外、对下”三对关系:对内,重点要转变管理职能。要认真领会中央和省委要求,积极适应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新常态,在职责定位、运行方式、保障模式等方面,着力把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从“具体做服务”向“统筹管服务”转变,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转变,从依靠行政命令、领导批示向依靠政策法规、制度标准转变。在这个背景和思路下,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制定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定政策、制标准、抓督查、严监管上。对外,重点要理顺权责关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我省《实施意见》对机关事务管理的总体职责、管理模式、职责和机构设置已有规定,简单说,就是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整合并统一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及职能。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主动做好对接、争取理解,理清与发展改革、财政、建设、审计、编制等部门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机关房屋土地、机关运行经费、公积金、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职责分工,科学划分职责权限,理顺工作机制和关系。对下,重点要强化业务指导。要切实按照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管好本级、指导下级”的要求,建立健全机关事务管理系统的行业指导关系,完善制度办法,规范工作要求,切实承担起应尽职责,完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第六,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一以贯之地执行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巩固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推进整改落实工作,提升作风建设的整体效应,切实做明白人、办明白事。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示范引领能力,动员全系统干部牢固树立“一线”思想,保持“一线”状态,发挥“一线”作用。要大力推进人才强局,加强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和梯队建设,强化干部日常管理和动态分析,以强化党组织责任为重点改进和完善民主推荐、测评方法,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突出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要切实推进廉洁从政,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投资、工程招标投标、经费使用、财务预算管理、资产处置等权力集中岗位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完善巡视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和结果运用,促进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要注重团队文化建设和氛围打造,引导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支持、互相协作,推动机关事务管理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
一、关于2014年全省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回顾
2014年,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服务为根本、经营为支撑、管理为基础、党建为保证的工作方针,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突出保政务,着力提高全系统服务大局的水平。以高度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保障重要会议活动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圆满完成了省、市、县三级全会、省两会等重要会议,以及其他重要政务的保障任务。积极参与省委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十大整改行动,围绕省级单位资产管理问题整改行动,认真开展调研,初步摸清底数,并就办公用房和经营用房统一管理工作分别成立了工作班子、提出了实施意见,为统一管理打好了基础。金华市局在做好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的基础上,将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土地实行产权分类集中、统一运营管理。省局协调各市县局主动投身“五水共治”,将人均用水指标纳入“平安浙江”考核体系,推动全省公共机构加强了节水管理。围绕省委省政府“三改一拆”中心工作,省局会同杭州市西湖区,着力推动省行政中心弥陀寺路流水桥弄地块拆迁改造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同时,加快推进省档案馆新馆、省廉政教育基地等省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突出抓改革,着力激发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的活力。省局围绕12个重点改革项目,把抓部署、抓统筹、抓方案、抓督办等关键环节衔接贯通,以“项目化推进、责任制落实”的方式,跟踪督促问效。目前,有的改革初见成效,有的正在有序推进,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局面。比如,围绕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和车改后保障管理模式开展调研,配合相关部门提出了初步意见;对权力集中的政府采购、公积金管理、工程招投标等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内部流程控制,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各市县局也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改革。宁波市局制定了8项改革清单,有的改革项目还列入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内容。衢州市局加大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积极探索大物业服务管理新体制。舟山市局在新“三定”方案中,明确了机关资产房产管理、资金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等主要工作职能。
第三,突出破难题,着力为各级机关和干部职工高效履职解除后顾之忧。省局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懈“破五难”。在解决办公用房调剂难上,在省行政中心试行办公用房“五统一”管理。在解决就餐环境改善难上,顺利完成二食堂改扩建工程,在增加餐位同时,圆满完成公务接待任务。在解决行政区内停车难上,一手抓省人民大会堂地下两层停车库建设,一手抓弥陀寺路地块地下车库的建设规划,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在解决机关干部住房难上,坚持“两条腿走路”,探索推进以续建专用房、货币化补贴和周转房建设“长短相结合”的机关干部住房保障新路子。在解决干部子女入托难上,新建拱墅和苑幼儿园,开工建设滨江幼儿园,完成北山、武林门幼儿园新一轮改造项目,保教设施更加完善。各市县局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拓展服务新渠道。比如,杭州市局扎实做好市民中心、市政府大楼、市政府综合办公楼等办公场所的维修改善、归并安置和统一调配工作。温州市局加强与保障对象的实时沟通,探索推进“机关后勤管理共同体”建设。台州市局努力打造机关幼教服务品牌。绍兴市局对市级机关60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进行合理调配,提高了使用效率。湖州市局为机关干部提供预约检查、健康咨询等服务。嘉兴市局实施汽车快修服务等七大民生实事工程。丽水市局通过增设停车位、整治停车秩序等举措积极破解停车难。
第四,突出严管理,着力提高机关事务管理规范化水平。一方面,在推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认真贯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了考评办法,连续两年对11个市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以考评引领、促进工作。切实抓好《浙江省实施
第五,突出强党建,着力提升机关事务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机关事务部门的班子、队伍建设,2014年,从外系统交流了2名省管干部充实到省局领导班子,从省局内部提拔产生了3名省管干部, 6个市局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很多市局、县局领导班子也进行了充实。在抓作风问题上,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抓住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四风”问题不反弹。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上,深入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工程,继续开展以服务基层管理局、服务直属单位为主要内容的“双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了“党建大讲堂”和“党建工作千人大调查”活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坚持选配和管理并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省局开展干部队伍动态分析,建立完善了后备干部库、专业技术人才库,着力加强梯队建设。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方面,省局狠抓班子“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巡视巡查工作,已完成对第三个直属单位的巡视巡查工作,探索开展并推动届中审计常态化。特别是在景区高档餐饮经营场所清理整治工作中,省局对涉及的四家企业一抓到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不折不扣完成整治后转型开业,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二、关于扎实做好2015年各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
2015年,全省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服务为根本、经营为支撑、管理为基础、党建为保证的工作方针,坚持一手抓全面深化改革,一手抓法治后勤建设,统筹推进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为全面完成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上述要求,2015年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升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服务保障能力。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按照“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以服务保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美丽浙江、建设美好生活,持续跟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创新驱动等转型升级“组合拳”,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发挥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独特作用,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以高度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地抓好全会、省两会以及其他重要政务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要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原则,充分考虑现实条件、承受能力和社会影响,与各机关、各部门形成合力,稳步提高服务保障公务活动水平。
第二,牢牢抓住机遇,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机关事务管理领域改革。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围绕省局确定的12项改革目标,重点推进以下五个方面改革:一要突出资产统一管理。对机关事业单位房屋土地实行统一管理,前不久,省“两办”已出台了《实施意见》,李强省长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专门作了强调,袁家军常务副省长召开工作会议,作了专题部署,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省行政中心要推动“五统一”管理模式落地,为全省各地行政中心规划管理做出样板。二要突出治理办事机构。根据袁家军常务副省长批示,由省局负责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做好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治理工作,并要在10月底前完成。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对需要保留的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要从严审批、加强监管,对需要撤销的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要抓紧组织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三要突出公务用车改革。根据中央要求,2015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车改革涉及改革公务用车保障方式、合理确定车贴标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公开规范处置公务用车等多项配套政策措施,各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发改等部门衔接,提前做细保障方案、打好工作基础,确保公车改革后机关高效用车。四要突出市场化购买服务。要建立开放的社会服务机制,鼓励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服务项目和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式,引导购买服务工作有序开展。要加强日常管理方式改革调整,强化制度化、刚性化、信息化管理,逐步提升办公用房管理、机关资产管理、经费管理以及会议服务、餐饮服务等保障能力和水平。要运用深化合作、细化标准、优化评估、强化队伍等方式,引导幼儿园保教质量管理方式向科学管理、长效管理、精细服务逐步迈进。五要突出建设节约型机关。要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实施
第三,建设法治后勤,以法治引领和规范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当前,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机关事务依法管理制度。要着力推动地方立法,围绕贯彻实施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加强与政府法治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力争早日出台《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为建设法治后勤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要努力完善制度标准,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理出具体的制修订计划,分步推进统一管理制度标准建设,重点制定好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机关资产配置标准,当前要先行出台机关办公用房统一集中管理的办法和改革后的公务用车保障办法。要规范决策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重要制度文件、重大合同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做好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的日常审核把关,形成明确的工作机制,提高依法服务管理的水平。二是依法规范机关事务管理行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治原则。要依法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决策风险评估制度,重大基建项目、重大经营项目等应当组织进行专家论证,评估社会效果、经济效益和法律风险。要依法推进公共机构节能、住房公积金管理和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步骤,用程序规范工作。要依法落实政务公开,认真梳理依法应当公开的职能权限、实施主体、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服务窗口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内容,以公开促规范,用规范强服务。
第四,强化支撑作用,着力推动后勤经济行稳致远。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牢固树立经营支撑和反哺服务保障的理念,努力做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要不断完善治理结构。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重点要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构,厘清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权限。要把党管干部原则和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要深入推进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反映劳动力市场价位、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绩效紧密挂钩的职工收入正常增减机制。要狠抓创新驱动发展。深刻认识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市场的观念、手段,加大调结构的力度和转型升级的速度,积极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坚持经营理念市场化,特别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依靠行政力量“等米下锅”的传统观念,把着力点放到社会这个更加广阔、更加活跃的市场上来。要坚持从严治企。从计划预算、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等方面加强监管,认真落实好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违反规定的,不仅要处理违纪者本人,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第五,切实转变职能,依法健全完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努力探索解决困扰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问题。当前,重点要处理好“对内、对外、对下”三对关系:对内,重点要转变管理职能。要认真领会中央和省委要求,积极适应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新常态,在职责定位、运行方式、保障模式等方面,着力把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从“具体做服务”向“统筹管服务”转变,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转变,从依靠行政命令、领导批示向依靠政策法规、制度标准转变。在这个背景和思路下,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制定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定政策、制标准、抓督查、严监管上。对外,重点要理顺权责关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我省《实施意见》对机关事务管理的总体职责、管理模式、职责和机构设置已有规定,简单说,就是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整合并统一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及职能。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主动做好对接、争取理解,理清与发展改革、财政、建设、审计、编制等部门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机关房屋土地、机关运行经费、公积金、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职责分工,科学划分职责权限,理顺工作机制和关系。对下,重点要强化业务指导。要切实按照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管好本级、指导下级”的要求,建立健全机关事务管理系统的行业指导关系,完善制度办法,规范工作要求,切实承担起应尽职责,完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第六,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一以贯之地执行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巩固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推进整改落实工作,提升作风建设的整体效应,切实做明白人、办明白事。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示范引领能力,动员全系统干部牢固树立“一线”思想,保持“一线”状态,发挥“一线”作用。要大力推进人才强局,加强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和梯队建设,强化干部日常管理和动态分析,以强化党组织责任为重点改进和完善民主推荐、测评方法,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突出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要切实推进廉洁从政,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投资、工程招标投标、经费使用、财务预算管理、资产处置等权力集中岗位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完善巡视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和结果运用,促进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要注重团队文化建设和氛围打造,引导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支持、互相协作,推动机关事务管理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